Sunday, August 22, 2010

鄧君方:合理定位粵港澳物流業 深度合作謀共贏


澳門付貨人協會 理事長 鄧君方

鄧君方:合理定位粵港澳物流業 深度合作謀共贏
2010-07-08

澳門付貨人協會理事長鄧君方在「內地與港澳落實CEPA加強物流領域合作研討會暨第七屆佛山(國際)物流合作洽談會」發表了題為《新時期粵港澳物流合作》的演講,提出粵港澳物流業各有定位,應該制訂長遠基建設施發展規劃,推動粵港澳物流業的深度合作。

鄧君方認為,在新時期的形勢下,粵港澳只有緊密合作,才能創造共贏。隨著粵港澳三地合作不斷深化。合作方式也由「前店後廠」 走向「店廠合一」轉變。有學者指出,隨著內地消費水平的提高,港澳零關稅的優惠條件可能引來跨國公司把許多高附加值、高技術的產品如鐘錶、珠寶、高級制衣等的生產過程,放在港澳,形成「後廠前店」的合作方式,在長時期內,這三種合作模式將共存。粵港澳的合作內容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傳統製造業,在CEPA的框架下,港澳的物流、服務業不斷進入內地,幷越來越成為合作的重點。

在經濟全球一體化和區域一體化大趨勢下,粵港澳三地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,貿易、投資的壁壘不斷降低,向自由貿易區推進。粵港澳應該破除傳統地域思維界限,積極推進實施區域一體化戰略,著力把珠三角打造為世界級水平的大經濟區。而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》的啟動,為粵港澳進一步深入合作創造了機遇。

粵港澳經濟發展將步向何方?鄧君方分析指出,粵港澳三地在資源、產業結構、發展水平、行業政策、國際化環境等方面,是存在著較大差異,但互補性很強,使相互間的合作能夠不斷深化,步向區域一體化形態發展。在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,合作和競爭也將長期幷存。澳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,一方面要積極參與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,用以加強區域的協作,依靠內地經濟穩定的發展腹地保持繁榮;另一方面,要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,揚長避短,與其他城市群錯位發展。

認清和發揚本身的優勢,對於澳門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。新時期的粵港澳合作,將會是以政府為主導、市場為紐帶、企業為主體、專案為載體的粵港澳互惠互利的合作新模式。在區域一體化的形勢下,澳門應該盡可能多參與合作項目。借助澳門本身的特色,不僅不會被邊緣化,還會取得更好的發展。

而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》也對珠三角和港澳有明確的定位,珠三角定位為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;香港定位為國際金融、貿易、航運、物流、高增值服務中心和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。以後的粵港澳合作將基於各自在區域經濟體裏的定位,發揮自身特色錯位發展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,必能實現三地經濟協調發展,創造共贏的局面。

粵港澳三地的物流業也存在定位的問題。鄧君方認為,港澳和國際物流企業雲集珠三角,帶來豐富經驗和先進技術,牽動了珠三角整體物流水平的提高。包括珠港澳大橋、廣珠輕軌、廣深港高速等交通動脈的建設,使得珠三角的物流更加暢通。

為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,粵港澳三地的物流發展應有合理的定位。他建議:廣東可定位為面向世界、對接香港、連接澳門、輻射內地的綜合性物流服務樞紐,成為粵港澳物流圈發展的重要支柱;香港應定位為連接世界、帶動粵澳的國際性物流樞紐,成為粵港澳物流業發展的核心;澳門則定位為連接葡語國家物流的重要橋樑,成為粵港澳物流業發展的一個新增長區。

鄧君方強調,粵港澳三地應該避免各自「獨立發展」,而應該「合作發展」,要統一思想和認識,充分理解和發揮各自的優勢,實現粵港澳之間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,實現粵港澳物流的有效融合,形成高效率的物流一體化,提升珠三角參與全球供應鏈分工,為粵港澳合作提供良好的機遇。

港珠澳大橋是機遇還是挑戰?鄧君方的回答是同樣是兩者並存。港珠澳大橋的建成,將極大加強相互間的聯繫,徹底改變三地之間過分依賴水運交通的被動局面,這不僅將大幅度提高澳門香港和珠海間的運輸能力,而且增加了運輸網絡的通道,提高了運輸量的保障率,將有效提升地區物流配送。這樣就可以吸引珠江西岸的貨源經由澳門轉運,使澳門真正成為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貨物中轉站,成為背靠內地、面向東南亞的貿易平臺。

總的來說,港珠澳大橋的興建,使整個大珠三角區域的物流發展,將面臨著一規模及系統重整的重大變動,因此有必要加強區域資源整合、提升結構、優化佈局,同時必須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和資訊化建設,促進海、陸、空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以及物流資訊技術的推廣應用,形成以香港、澳門、廣州、深圳、珠海為軸心的外向國際、內向國內市場的雙向物流,和海、陸、空立體物流相結合的物流中心。特別是區域內各地的各物流中心,應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優勢,掌扼自己的目標定位,開拓各有特色的物流市場,樹立各自鮮明的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形象,儘量避免區域內的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,攜手為大珠三角區域現代物流業的持續發展和繁榮,做出貢獻。

Search This Blog